放过马原吧!
撰文 | 魏英杰
早上,“人物”公号发的《城堡里的马原》一文刷屏。一时之间,70岁的作家马原成为众矢之的。骂得最狠的,应数“杀子”(指不给儿子马格治病)“蓄奴”(指娶了小他29岁的妻子)。远离所有“文艺中老男人”云云,也是甚嚣尘上。
我想马原此刻一定是百口莫辩,不,更多的应该是无尽的悲伤吧。
一个活在“城堡”里的“国王”,孤独而自傲,整个世界围着他转动,不让儿子上学、不给儿子治病,妻子似乎也是任由他驱遣,比一个保姆还不如。
长文成功地营造了这种氛围,将悲剧的一切责任指向了马原。
但我想说,放过马原吧。此时此刻,任何仅仅依据一篇人物报道而作出的评判都可能是危险的,基于一篇单方报道而对正在承受丧子之痛的一个家庭进行谴责鞭挞,都可能是在制造另一起悲剧。
甚至,可能是一起舆论杀人事件。
人们悲愤于少年马格的死,而把矛头对准马原。问题是,大家所有的判断,所有知道的大部分事实,其实都是来自于一篇报道。那么,文章里的马原就一定是真实的马原吗,或者说这只是报道想展现的马原?
真实的马原,难道就是宁可让儿子不治,也不愿意牺牲自己的世界观?是不是还有别的可能?
对于报道的“指控”,如果可以的话,马原又会怎么解释?还是说,马原再解释也无济于事,反正人们已经认定了,儿子就是被他害死的。按照这么说,对马原真的公平吗?
孤证不立。至少,我们应该去看看,在这之前马原是否有过什么表态?他们一家子之前是怎么生活的?
其实,在文章提到的纪录片《文学的日常》里,以及在马原的一些演讲中,呈现的完全是另外一番场景。
看过这些资料,当然,也可以不相信,但至少不会陷入单向度的思维。
再进一步说,我们真的有能力、有资格对一个家庭的悲剧指指点点、论说是非吗?
这是发生在一个家庭的悲剧,是非对错、恩怨纠葛,本该在这个家庭内解决。马原是知名作家没错,但并不是说,他的家庭背景、个人隐私就有放到公共领域讨论的必要。除非当事人自己愿意,否则这是一件非常残忍的事情。
何况,这一切的讨论、谴责,都不会有什么公共价值。一个家庭的生活,日常的抉择,往往是细碎而繁琐的,也可能是惊心动魄的,但对其他人很难有什么参考价值。
我们每天都在生活,每天都在做选择,但我们都不会知道选择的后果是什么,所以,以结果来倒推我们该不该这么做,毫无意义。
如果我们还有一丝善意,都不该认为马原就是存心想害死儿子(否则当时他妻子、大儿子、朋友也不会纵容),既然如此,悲剧发生了,他也为自己的错误付出了沉痛代价,再去痛骂他还有什么用?
再骂,马格也回不来了。
现如今,我只知道,不能光凭一篇报道,就把马原狠狠踩在地上,痛加道德谴责。更何况,这篇报道已经深深伤害了这个家庭。
从文章可以看出,做这篇采访的记者,和马原早就认识,这次去了马原的家,和马原夫妻一起吃早餐,可能还住了不止一天,记者采访的时候,肯定不会说是为了采访“马格之死”,而会是以其他的名义。结果,马原夫妻有意无意地倾诉或抱怨,转手却都成了“罪证”。
这并不是什么卧底调查,而是一种赤裸裸的欺骗。仅这种对信任的背叛,已经足以深深刺痛当事人。
还有,记者在文章里已经提到了马格罹患了马凡综合征,却只说这是一种罕见病,而没有告诉读者,这是一种预后很差的罕见病。区别还在于,马原夫妻是什么时候确切知道儿子患了这种罕见病的。这或许也是判断马原为何没有积极为儿子治疗的因素之一。
当然,现在说这些都没什么用了。马原要面对的,是如潮水般涌来的谩骂,而这或许还将伴随着他的余生。
但我还是想说,放过马原吧。他已经遭受了人世间最大的痛苦。